找到相关内容3414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普贤行愿品颂疏

      亲近供养诸佛海,修行无倦经劫海。  善能严净当来成佛一切佛土,令其情器无有过失,庄严清净;善能解脱一切有情生死涅槃二种怖畏;善以慧眼观察分别一切诸法;善能趣人无量无边尽所有相广大智慧;善能清净福德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165311.html
  • 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——禅宗清规

    邪正,识狂妄之乱惑。劳苦不可不恤,过失且宜自知。倘能如此,则器大声宏,本隆末盛矣。”2元代《至大清规》“住持”条强调,住持应做到“列职任贤,庶无旷役”。3元代《幻住庵清规》“庵主”条强调,庵主犹如“屋...

    黄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3865460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1)

    说自断德圆满无所畏。   “第十五聚,谓三不护”。如来身语意行,究意清净故,不恐他知三业邪行而护过失,如来三业纯净,远离诸过,不须防护,故名。阿罗汉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,方能离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865659.html
  • 部派分裂的动因观

    ,趋新变为好异,自亦不免产生他的过失。所以严格说来,这两派的思想,真是各有所长,亦各有所短,如何取其所长,舍其所短,这是思想上的大问题,是值得吾人予以深思熟虑的!   尊古,对于传统思想的尊重,不能...人天教主,为超越僧团的大觉者,不应与僧并论,假定认为佛如一般僧人在声闻众中,那就有很大的过失。当知声闻之所以为声闻,是以问法开悟而得名的,然佛为“自觉谁腼师”的大师,怎么可以说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065944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假实观

    ,而且还有自语相违的过失。因为说蕴就不可说微,说做就不可说蕴,做是独立的,蕴是聚集的,怎可从矛盾中去统一?所以说:“既是总聚,就该是假,正因为不是离开个别的人有人类,可见人类一名是假&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265946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贸然看来,似亦有其充分理由,但凡圣皆能造一切恶,不免如有部所说,有凡圣不分的过失,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。   不过,“预流者有退义,阿罗汉无退义”,这思想,在学派中,除了大众分别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4)

    ,爱护的心也特别关切。所以发现了出家众的过失,就从事僧众的组织;成立僧团的第一义,即为了住持佛法……关于住持佛法,虽然在许多经中,嘱付王公、宰官,嘱付牛鬼、蛇神,实际,除嘱...比丘尼不得举比丘罪,说比丘过失,比丘得举比丘尼罪,说比丘尼过失。四、式又摩那(学女)已学六法戒,要想进求具足戒,应从众僧求受大戒。五、若比丘尼犯僧残罪,应于半月在二部僧中行摩那痉。六、比丘尼于每半月内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7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5)

    rdquo;。有了戒法住世,等于佛的住世,既不愁没有大师的领导,更不要担心正法的绝世。接著又说:“至于你们之间,按照受戒的先后分大小,彼此互相的恭敬尊重,互相的关怀照顾,不要窥求他人的做细过失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465958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禅说

    合当事人的根基,如果你没有这样的需要,没有这样的根基,你去研究这部经,就是过失,就是错误,就是染污!因为你执着了名相,及和你不相关的道理。它们进入你的心灵世界,成了你的负担。  所以真正的经典是有时机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466017.html
  • 汪希教授著:伦理生活化(1)

    ),故谋用(诡计)是作(采行),而兵(争夺)由此起。  典章刑法—以礼表明定是非标准,导使百姓信守,惩过失,奖仁德。  有了客观的价值观,同时就有了约束与标准。  总之,小康社会之所以小康,乃在于有...

    汪希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466306.html